社交平台成“瓜田”,券商、基金公司着手规范员工的社交媒体号,有公募监控员工社媒账号

608次阅读  |  发布于3月以前

近日,从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了解到,一场针对社交媒体的自查自纠行动正在进行。

“公司正在开展员工自媒体自查自纠整改工作,所有员工包括实习生、外包员工都要检查自己管理的微信公众号、微博、TikTok等海内外自媒体平台。主要是检查账号内容是否有不合规情况和不当言论,例如炫富、凡尔赛、黑嘴、公司人事管理、行业腐败、行业失德等问题,一经发现立刻修改或删除。”

日前一家TOP 10的头部公募合规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部门、分支机构、全资子公司进行自查自纠。

“我们并没有发文件,但是部门总经理已经在部门群里进行了强调,要求大家各自管理好社交媒体,禁止在内容中泄露提及所在公司、职务、薪资、人事变动等信息。”另一家公募人士反映了类似情况。

据悉,北京某公募人士称,“公司的技术部门已经实现了对员工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的监控,爬虫程序可以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提取并存档。在间隔一定时间后,会对存档内容进行随机审查,如果发现问题,将及时反馈并处理。”北京某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发布的内容涉及到公司内部机密,那么合规部门就要求员工进行修改或者删除等补救措施。该员工一般也会受到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扣绩效、降职乃至开除等。”

“自小红书的‘八万姐’事件后,我们公司早在入职时就被要求填写自己的小红书、抖音、微信号、Bilibili等社交媒体的账号,合规部门会定期审查。”某头部券商员工表示,公司员工手册中有明确要求需依法依规保守商业秘密、客户信息等非公开信息,即便在岗位变动甚至离职后,也要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过,由于一些社交媒体并不需要实名验证,很难实现100%监管。

该员工表示,据他所知,很多同事除了上报的“大号”外,还有“小号”。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募和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合作,构建起了全员参与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在这一块公司很舍得花钱,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都进行了相关培训。”某资管规模1000亿元左右的公募透露,公司希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公司声誉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2013-2019

京ICP备20230191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