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评杨振宁王贻芳大对撞机之争: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Android社区 收藏文章

关于“中国要不要建大对撞机”的论争2016年就已开始,近日由于一篇自媒体文章,再度白热化。流行网文《杨振宁的最后一战》让许多人关心起这场物理学家的争论。

科学家围绕重大科学决策争个面红耳赤再正常不过,只是很少诉诸大众媒体。此次对阵无论胜负,对科学传播是件好事。过去公众对科学争议“一脸懵”,因为要厘清晦涩术语,没有科学家帮助不大可能。

而此次物理学家的积极介入,激烈又不失优雅地吵科学架,不但科普了大对撞机和现代物理学,更重要的是让普通人感受到科学话题之有趣,树立了科学家的良好公众形象,对培育全社会理性讨论的精神大有裨益。

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界应该崇尚学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倡导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和评论,排除地位影响和利益干扰。开展学术批评要开诚布公,多提建设性意见,反对人身攻击。尊重他人学术话语权。

这些写得很对症。当下中国,弘扬君子之争的科学家精神,比建不建大对撞机的议题更重要。

科学昌盛进步的前提是交流。人的观点不可能一致,在良好的讨论环境里各抒己见,互通有无,修正立场,可以臻于至善。而讨论环境恶劣,一说话就陷入口水战,科学之争就不再可能。

对事不对人是很难的。瞧不惯对方自信满满的表述,反驳时难免语带讥刺;有时急于下结论说对方“水平有限”“利益驱动”,这些不甚礼貌的言辞实际是“扣帽子”。还记得几年前,争论某天文学装置的建设问题时,就从吵科学架发展到人身攻击和“揭老底”,有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在面对不同观点时,跟普通的“愤怒网民”也差不多。让人感叹:理性争鸣真不容易。

近日的大对撞机之争中,大多数科学家没有因为意见和利益相左就“恶评”,一些主流媒体也能客观平衡地、不设立场地叙述是非理直。这令人欣慰。

科学家应该以其学识服务公众。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在公众关心的科学论争中最应发声。但遗憾的是过去科学家往往不敢出头,甚至万马齐喑。而大对撞机争论中,一些明星科学家主动解疑释惑,敢于担当,我们为之点赞。

应该说,围绕大对撞机的讨论能够理性展开,杨振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杨振宁公认的学术声誉,使对立方的科学家更愿意积极回应,而且保持着措辞的尊重。同时一些秉持公心的论者,也帮助营造了“只论理不论腕”的氛围,让学术争论并不因为杨振宁的威望或者王贻芳的资历,而有所偏差。

我们提倡学界争鸣。学术争论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争,为科学界注入了精气神,引发精彩的观点交锋和优良的学风。我们期待更多的“大对撞机之争”。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王慧文病休53天,旗下OneFlow团队重新创业 1年以前  |  1次阅读
智己CEO现场怒怼!不满LS6和小鹏G6当对手 1年以前  |  1次阅读
董明珠回应落榜世界500强:总比爆雷的世界500强好 1年以前  |  1次阅读
阿里云上线 AI 视频生成工具 Live Portait:可一键让照片开口说话 1年以前  |  78次阅读
妙鸭相机将并入神力视界,阿里大文娱CTO郑勇:不是“搬家”是“回家” 1年以前  |  85次阅读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约40秒下线一台车,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 1年以前  |  69次阅读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800里 1年以前  |  71次阅读
中科院博士被骗到缅甸已一年!女友:他负债几万,家里条件一般,以为去当翻译 1年以前  |  85次阅读
小鹏汽车否认收购玛莎拉蒂传闻:系谣言 1年以前  |  63次阅读
联想二季度净利润猛降66%,股价应声跳水 1年以前  |  80次阅读
业内人士:视觉中国对不同侵权主体采用差异化策略,老客由销售沟通新客发律师函 1年以前  |  70次阅读
恒大集团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 1年以前  |  56次阅读
劳斯莱斯首款纯电轿跑将在北美亮相 1年以前  |  89次阅读
realme印度前CEO确认加盟荣耀,即将推出手机新品 1年以前  |  88次阅读
OpenAI正在测试内容审核系统,一天可以完成六个月的工作 1年以前  |  80次阅读
谷歌百人“复仇者联盟”出击,将发对标GPT-4的大模型,26位研发主管名单流出 1年以前  |  77次阅读
OpenAI收购数字产品公司Global Illumination,为创立以来首笔公开收购 1年以前  |  80次阅读
海口规定: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不得超过0.65元每度 1年以前  |  80次阅读
波音任命柳青为波音中国总裁 1年以前  |  88次阅读
业内人士谈图片复杂代理链:图片代理商越多摄影师分成越少 1年以前  |  67次阅读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