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将振动转化为声音感觉的能力是由一个叫做机械感觉转导复合体的内部结构促成的。尽管它在人类的听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人们对这一结构的组成和支撑其功能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这项新研究的高级作者Eric Gouaux说:“这是最后一个基本分子机制仍然未知的感官系统。执行这一绝对惊人的过程的分子机制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该团队的工作涉及秀丽隐杆线虫,这是一个深受科学家欢迎的模型,因为这种生物与人类有着相似的基因组和许多细胞通路。科学家们花了五年时间,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研究了6000多万只蠕虫,这是一种用于创建蛋白质三维重建的新兴技术。
这使科学家们能够拼凑出将振动转化为我们大脑识别为声音的电脉冲的蛋白质复合物。据OHSU的听力科学家Peter Barr-Gillespie说,这种复杂的生物结构的高度详细描述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这项研究。
他说:“听觉神经科学领域几十年来一直在等待这些结果,而现在它们就在这里--我们欣喜若狂。这篇论文的结果立即提出了新的研究途径,因此将在未来几年为该领域注入活力。”
因为听力损失可能是通过改变组成机械感觉转导复合体的蛋白质的基因突变而产生的,现在将蛋白质复合物可视化的能力可能会提出对抗突变的新方法。
高级作者Eric Gouaux说:“它立即提出了一个可能能够补偿这些缺陷的机制。如果一个突变引起了导致听力损失的转导通道的缺陷,那么就有可能设计出一种适合该空间的分子,并挽救该缺陷。或者它可能意味着我们可以加强已经被削弱的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